新品上线|新冠病例惊现D614G突变,华美六大突变体蛋白助力科研!-自主发布-资讯-生物在线

新品上线|新冠病例惊现D614G突变,华美六大突变体蛋白助力科研!

作者: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020-07-02T14:54 (访问量:5874)


自新冠病毒SARS-CoV-2疫情全面爆发以来,经举国上下的不断努力,疫情终于得到了大幅的控制。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来得及享受这得之不易的喜悦,全球200多个国家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却不断攀升,截至2020年6月25日,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感染超过95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将近50


6月11日,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打破了北京连续56天无本地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的短暂宁静。近期北京疫情因“新发地”相关多个聚集病例事件,出现疫情“小高峰”而受到全国广泛关注。

6月18日晚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正式发布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市场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

三条数据来自北京市确诊病例基因组序列数据(NMDC60013901-01、NMDC60013902-01)以及环境样本基因组序列数据(NMDC60013903-0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向世界卫生组织及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提交了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组序列数据,向国际社会共享。


(原文序列数据有误,此处已更正,信息来源:http://www.nmdc.cn/coronavirus


经过比对发现,3组序列病毒样本均存在D614G突变,并落在同一个进化簇中。

而近日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基因的一个特殊变异使得变异后的病毒株迅速成为了世界主流的病毒株。这个病毒株之所以能取得传播上的优势,是因为变异发生在新冠病毒的S蛋白区域,S蛋白对于新冠病毒来说就是一把开启细胞引发感染的钥匙。研究者认为这种改变可能导致病毒更容易和细胞发生融合,从而增强其传染性,此外还可能会增加“ADE效应”,即已感染过新冠病毒并有抗体的人若感染变异后的新病毒,症状会更加严重。


新冠病毒突变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中的Sarbecovirus亚属。其基因组包含11个基因,其中功能较为重要的5个基因分别是:编码参与病毒RNA转录和复制的多功能蛋白,包含负责切割多聚蛋白的蛋白酶;编码刺突蛋白,其通过与宿主受体(ACE2)相互作用感染宿主,其决定病毒的侵染对象和侵染能力;编码囊膜蛋白,在病毒形态发生和组装中起关键作用,并在宿主细胞膜中通过自我组装,形成允许离子传输的五聚体蛋白-脂质孔,在细胞凋亡的诱导中也起作用;编码膜蛋白,其为病毒囊膜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与其他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在病毒的形态发生和组装中起核心作用;编码核蛋白,其在病毒装配过程中通过与病毒基因组和膜蛋白M的相互作用而发挥功能,并且在提高病毒基因组转录效率以及病毒复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来源:http://www.nmdc.cn/coronavirus

病毒的基因组变异是指其基因组上的碱基顺序发生改变。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其为单链RNA病毒,更易发生突变。病毒的突变与重组对病毒的侵染能力、繁殖能力和病毒的检测、抗体有效性均密切相关,所以对病毒的突变和重组的监视是研究病毒至关重要的一环。


(信息来源:http://www.nmdc.cn/coronavirus

新冠突变相关研究

中国科研团队早已发现“新冠病毒已突变”

2020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于发表了《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论文通过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103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该研究揭示:新冠病毒已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L和S两个亚型,其中S亚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亚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对不同亚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差异化的治疗和防控。


三种突变体类型(V367F,W436R和D364Y)可能具有更高的感染力

2020年3月15日,南方医科大学张其威教授,暨南大学张弓教授共同通讯在bioRxiv上在线发表题为“RBD mutations from circulating SARS-CoV-2 strains enhance the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infectivity of the spike protein” 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SARS-CoV-2的RBD突变增强了刺突蛋白的结构稳定性,在武汉、深圳、香港和法国出现的三种突变体类型(V367F,W436R和D364Y)显示出更高的人ACE2亲和力,并且可能具有更高的感染力。


(信息来源:https://doi.org/10.1101/2020.03.15.991844)

感染力增强与D614G突变有关

2020年6月12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病毒学家Hyeryun Choe团队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文章"The D614G mutation i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reduces S1 shedding and increases infectivity",研究表明在整个欧洲和美国流行的 SARS-CoV-2变异体中的微小基因突变,有可能增加冠状病毒上刺突蛋白的数量,这将大大提高了该病毒感染力。SARS-CoV-2分离株在病毒性刺突(S)蛋白中编码D614G突变,这种变化增强了病毒的传播。

(信息来源:https://doi.org/10.1101/2020.06.12.148726

S蛋白D614G突变可显著增强病毒感染力
2020年6月20日,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爱龙团队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 上发表了题为"The D614G mutation of SARS-CoV-2 spike protein enhances viral infectivity and decreases neutralization sensitivity to individual convalescent sera" 的最新研究论文。该研究详细阐述新冠病毒刺突S蛋白D614G氨基酸残基的突变可显著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并且降低了对个体恢复期血清的敏感性。

该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结论:

1. G641突变占到了在所有分析的序列中占比高达64.6%,成为全球新冠病毒的主流毒株。

2. G641突变可以增强蛋白酶对S蛋白的切割能力,从而促使病毒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

3. D614G的突变改变了S蛋白甚至是整个病毒的免疫原性,进而降低了康复期血清对病毒的敏感性。


(信息来源:https://doi.org/10.1101/2020.06.20.161323


新冠病毒特殊的变异可能会影响到药物和疫苗的效果。因为如果关键蛋白质变化很大,以致抗体不再识别它,那么疫苗就必须不断调整。仅基于原始病毒株进行设计药物和疫苗,它们可能无法有效抵抗新的病毒株。

越来越多的新研究指出,新冠病毒突变能力可能被大大低估,已经出现了能够切实影响致病性的突变,药物和疫苗研发工作有必要把这些突变纳入研究范围内。对于研究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如何随时间变化非常重要。因此,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希望更精确地处理可能的突变。

武汉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商家主页

地 址: 武汉东湖开发区高新大道818号高科医疗器械园B11号

联系人: 涂先生

电 话: 027-87196173

传 真: 027-87196150

Email:1395081848@qq.com

相关咨询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