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rate (PFAS),全称为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是一系列人工合成的化合物。由于PFAS拥有极难被破坏的碳-氟单键(C-F键),使其不会在自然界中分解,因此也被称为“永久性化学品”。
传统PFAS的代表性化合物、以及研究最热门的PFAS,为全氟烷基羧酸类化合物及全氟烷基磺酸类化合物两大类。其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PFOS)、全氟辛烷羧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全氟壬酸(PFNA)和全氟十二烷酸(PFDA)、全氟己烷磺酸(PFHxS)。
一般全氟化合物都是以缩写的形式命名,PF代表全氟,O代表辛烷、D代表十二烷,Hx代表己烷,S/A代表磺酸、羧酸。
编辑搜图
PFAS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润滑剂、表面活性剂、食品包装、不粘锅涂层、电子产品、防火服、灭火泡沫等领域,其污染不仅存在于纺织品、电子产品、食品等方面,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大环境中。
编辑搜图
PFAS特点:
1.持久性:在自然环境中极难分解成无害物质。
2.流动性:化合物易迁移,可能造成全球污染。
3.生物累积性:在食物链循环中会不断累积
4.毒性:基本上FPAS化合物对生命体和环境都构成危害,更多的化合物种类需要分析。
PFAS的危害
1.损害人体
全氟类化合物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在生物体内的蓄积水平高于已知的有机氯农药和二恶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数百倍至数千倍。
全氟类化合物还具有生殖毒性、诱变毒性、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等多种毒性,是一类具有全身多脏器毒性的环境污染物。
已有的毒理研究表明多氟化合物会对实验动物造成肝脏毒性、发育与生殖毒性、遗传和免疫毒性以及致癌性等。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2016年指出,暴露于一定水平的PFOS和PFOA可能会导致人体健康风险,包括影响胎儿和婴儿发育、癌症、肝损害、免疫疾病、甲状腺失调和心血管疾病等。
2.破坏环境
由于全氟化合物会破坏地球的臭氧层产生温室效应,现已被列为减少排出对象。
但是,含氟或经氟化物处理过食品接触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残留和迁移出多氟化合物,从而可能给食品安全和环境带来风险。
我国是全氟化合物生产和使用的大国,人体污染水平较高,居世界前列。
检测要求
全氟化合物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多样,具体到全氟辛基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及其盐类的测定,采用了HJ 1333—2023标准,该方法为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这一标准于2023年12月5日发布,并于2024年7月1日实施。此外,还有其他相关的检测标准和法规,如
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对全氟化合物制定有相关的管控法规,我国对全氟化合物也制定了相关的检测标准和限值要求。
具体法规标准如下:
《DB32/T 4004-2021 水质 17种全氟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限值1.0mg/L)
《GB 5009.25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源性食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测定》
《GB 31604.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的测定》等。